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南北方均有栽培[1],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蔬菜[2]。苦瓜和苦瓜籽富含多肽、多糖、皂苷、类黄酮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3-7],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病毒、增强免疫力及预防肥胖等功效[8-10]。近年来,Ⅱ型糖尿病和营养性肥胖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11]。但是改善血糖的药物普遍具有副作用,探寻天然有效的改善胰岛素抵抗药物仍然是药物研发中重要的方向[12-13]。苦瓜籽多肽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进一步减缓Ⅱ型糖尿病的发病进程,其中在类胰岛素研究方面降糖多肽P和降糖多肽K备受关注[14-17]。苦瓜籽多肽K的分子量为18 000 kDa,由18种氨基酸组成,性质比较稳定。经过小鼠和临床实验发现,降糖多肽K无需注射,口服就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18]。但是关于苦瓜多肽K分离纯化的方法,以及对不同品种苦瓜籽的多肽K含量比较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以苦瓜籽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结合单因素试验优化多肽K提取工艺条件,并用建立的方法筛选出多肽K含量高的苦瓜品种,为苦瓜降糖功能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泰国山苦瓜籽、绿水果苦瓜籽、杜阮大顶苦瓜籽、大肉2号苦瓜籽、桂农科9号苦瓜籽: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提供。5个苦瓜品种材料均种植于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里建科研基地。苦瓜田间种植常规管理,2017年3月播种,7月采收结束。
蛋白裂解液(BC3720)、广谱蛋白 Marker(5 kDa~245 kDa,PR1930)、蛋白酶抑制剂混合液(P6732):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液(P0014B)、蛋白上样缓冲液(P0015)、广谱蛋白Marker(10 kDa~150 kDa,P0060M)、BeyoGelTM Plus PAGE预制胶(P0523S):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碳酸钠(分析纯):天津市北辰方正试剂厂;碳酸氢钠(分析纯):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盐酸(分析纯)、甲醇(分析纯)、丙酮(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BSA224S):赛多利斯(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冷冻干燥机(Alpha 1-2 Ldplus):博然科仪有限公司;电泳仪(BIO-RAD)、凝胶成像系统(BIO-RAD):伯乐生命医学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冷冻离心机(5810R):北京康高特科技有限公司。
1.3.1 苦瓜籽脱脂处理
将苦瓜籽在研钵中研磨成细粉,过40目筛,精密称取1 g,置均质器中,加入预冷(-20℃)的甲醇2 mL(含蛋白酶抑制剂20 μL),在冰上研磨20 min,用甲醇转移至15 mL离心管中,在4℃,14 000 r/min离心5 min,弃去上清液,沉淀用10 mL预冷甲醇洗2次,再用预冷的丙酮-水(体积比3∶1,-20℃)溶液10 mL洗3次,在4℃,14 000 r/min离心5 min后,收集沉淀,挥发去大部分溶剂,再置冷冻干燥机中冻干,即得到脱脂后的苦瓜籽冻干粉末,称重,冷藏备用。
1.3.2 苦瓜籽总蛋白提取
精密称取脱脂后的苦瓜籽冻干粉末0.05 g,加入蛋白裂解液0.5 mL,冰上孵育25 min,期间涡旋振荡5次,然后在4℃,14 000 r/min离心30 min,收集上清液即为苦瓜籽总蛋白液,冷藏备用。
1.3.3 碱提酸沉法提取苦瓜多肽K
精密称取脱脂后的苦瓜籽冻干粉末0.5 g,加入10 mL 碳酸钠缓冲液(0.1 mol/L,pH 9.5),振摇后超声10min,在50℃水浴上静置1h,然后在4℃,10000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用1 mol/L HCl调整pH值至3.0,静置 30 min,4 ℃,10 000 r/min 离心 10 min,收集沉淀,加入2 mL碳酸钠缓冲液(0.1 mol/L,pH 9.0)使其溶解,即获得碱提酸沉的多肽K溶液。
1.3.3.1 碱液pH值的优化
以桂农科9号苦瓜籽为原料,固定料液比为1∶20(g/mL)、提取温度为50℃,依次调节提取碱液的pH 值为 8.0、8.5、9.0、9.5、10.0,浸提 60 min 后,用1 mol/L HCl调整pH值至3.0,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标准溶液(1mg/mL)作为蛋白质定量的对照,计算苦瓜多肽K提取率。
1.3.3.2 提取温度的优化
以桂农科9号苦瓜籽为原料,固定提取碱液的pH值为 9.5,料液比为 1 ∶20(g/mL),分别在温度为 40、45、50、55、60℃条件下浸提60 min,计算苦瓜多肽K提取率。
1.3.3.3 料液比的优化
以桂农科9号苦瓜籽为原料,固定提取温度为50℃,提取碱液的 pH 值为 9.5,分别以 1∶10、1∶20、1∶30、1 ∶40、1 ∶50(g/mL)为料液比,浸提 60 min,计算苦瓜多肽K提取率。
1.3.3.4 提取时间的优化
以桂农科9号苦瓜籽为原料,固定料液比为1∶20(g/mL)、提取温度为50℃,提取碱液的pH值为9.5,在 50 ℃的水浴中分别加热 30、60、90、120 min,计算苦瓜多肽K提取率。
1.3.3.5 蛋白酸沉pH值的优化
以桂农科9号苦瓜籽为原料,固定料液比为1∶20(g/mL)、提取温度为50℃,碱液pH值为9.5,在50℃的水浴中分别加热60 min,用1 mol/L HCl顺序调整pH 值至 7.0、6.0、5.0、4.0和 3.0,静置 30 min,4 ℃,10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每个pH值下的沉淀,计算苦瓜多肽K提取率。
1.3.4 苦瓜籽蛋白的电泳分析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离蛋白,分离胶浓度为4%~20%,每个泳道蛋白质上样量约为50 μg,以广谱蛋白Marker作为分子量大小的对照,以牛血清白蛋白(BSA)标准溶液(1 mg/mL)作为蛋白质定量的对照,在110 V电压下电泳90 min。电泳后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液染色60 min,纯水脱色16 h,直至背景清晰,拍照。蛋白质电泳的结果采用分析软件Image Lab 6.0进行分析。
1.3.5 苦瓜籽多肽K提取率计算
式中:CBSA为标准蛋白上样浓度,μg/μL;ABSA为标准蛋白电泳分析条带响应值;AK为多肽K电泳分析条带响应值;n为样品稀释倍数;L为样品上样量,μL;W为苦瓜籽粉末质量,g。
不同品种苦瓜籽多肽K含量计算方法同上公式。
采用Excel和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结果以±sD表示。
碱液pH值对苦瓜籽多肽K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1。
图1 碱液pH值对苦瓜籽多肽K提取率的影响
Fig.1 Effect of alkaline solution pH on polypeptide-K extraction ratio of bitter gourd seeds
从图1可以看出,在pH 8.0~9.5的碱性范围内,多肽K提取率随着pH值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当pH值为9.5时,多肽K的提取率达到峰值,蛋白质溶液达到饱和状态。随着pH值的继续增加,多肽K提取率开始减小,原因可能是pH值大于9.5时,苦瓜籽蛋白变性严重,导致多肽K的损失增加。因而在此试验条件下,多肽K提取的最适pH值为9.5。
提取温度对苦瓜籽多肽K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
图2 提取温度对苦瓜籽多肽K提取率的影响
Fig.2 Effect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polypeptide-K extraction ratio of bitter gourd seeds
由图2可以看出,温度对苦瓜籽多肽K提取率影响较大。当提取温度为40℃时,由于反应体系温度较低,多肽K提取率也很低。当温度从40℃上升到50℃时,多肽K提取率随着温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并且在50℃时提取率达到最大值,但随着温度继续增加,其中部分蛋白质变性,导致多肽K提取率略有下降。因此,多肽K提取的最适温度为50℃。
料液比对苦瓜籽多肽K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3。
图3 料液比对多肽K提取率的影响
Fig.3 Effect of solid-liquid ratio on polypeptide-K extraction ratio of bitter gourd seeds
从图 3 可以看出,当料液比 1∶10(g/mL)~1∶20(g/mL)时,多肽K提取率随着溶剂体积的增加而增大,且变化幅度较大。当料液比为1∶20(g/mL)时,多肽K提取率最高。之后随着溶剂体积继续增大多肽K提取率的变化幅度不大。考虑到加水量增加会导致多肽K分离时间大幅加长,所以选择料液比为1∶20(g/mL)。
提取时间对苦瓜籽多肽K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4。
图4 提取时间对苦瓜籽多肽K提取率的影响
Fig.4 Effect of extraction time on polypeptide-K extraction ratio of bitter gourd
由图4可知,苦瓜籽多肽K提取率随提取时间延长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提取时间为60 min时,多肽K提取率达最大值。当提取时间超过60min,多肽K提取率逐渐降低,但变化幅度不大。因此,在此单因素试验条件下多肽K的最佳提取时间为60 min。
蛋白酸沉pH值对苦瓜籽多肽K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5。
图5 酸沉pH值对苦瓜籽多肽K提取率的影响
Fig.5 Effect of acid precipitation pH on polypeptide-K extraction ratio of bitter gourd
由图5可知,通过比较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多肽K提取率,发现酸沉pH值对多肽K提取率影响不大,因此本试验选择将酸沉的pH值直接调整至3.0。
苦瓜籽总蛋白电泳图见图6。不同品种苦瓜籽多肽K含量见表1。苦瓜碱提酸沉法提取的蛋白电泳图见图7。
图6 苦瓜籽总蛋白电泳图
Fig.6 The total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of bitter gourd seeds
1.杜阮大顶;2.泰国山;3.大肉 2 号 ;4.绿水果;5.桂农科 9 号;6.蛋白 Marker;7.BSA。
表1 不同品种苦瓜籽多肽K含量
Table 1 The content of polypeptide-K i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bitter gourd seeds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
品种 类型 多肽K含量/(mg/g)碱提酸沉法多肽K提取率/(mg/g)泰国山 墨绿刺瘤迷你苦瓜 0.20±0.03c 0.04±0.03c绿水果 绿色珍珠瘤苦瓜 1.85±0.11a 0.16±0.03a杜阮大顶 大顶苦瓜 1.30±0.25b 0.11±0.02b大肉2号 绿色条瘤苦瓜 1.43±0.32ab 0.13±0.02ab桂农科9号 墨绿色粒瘤苦瓜 2.06±0.06a 0.18±0.04a
图7 苦瓜籽碱提酸沉法提取的蛋白电泳图
Fig.7 Electrophoresis of protein extracted from bitter gourd seeds by alkali extraction-acid precipitation method
1.碱提酸沉的苦瓜籽蛋白;2.蛋白 Marker;3.BSA。
由图6可以看出,使用蛋白裂解液提取的总蛋白电泳条带丰富,分子量分布在6 kDa~75 kDa之间,5个品种的蛋白质条带分布大致相同。其中4个苦瓜籽品种在18 kDa的位置均有清晰的条带,而泰国山苦瓜籽18 kDa位置的条带不明显。经与BSA标准蛋白比对和计算,桂农科9号苦瓜籽的多肽K含量最高,为2.06 mg/g,多肽K含量最低的是泰国山苦瓜籽,仅为0.20 mg/g,前者为后者的10.30倍(表1)。经碱提酸沉工艺优化提取后,高分子量的蛋白质被除去,电泳图中高分子蛋白质条带数量与总蛋白提取法相比明显减少,主要的条带分布在35 kDa以下(图7),说明碱提酸沉法可以用于苦瓜籽多肽K的初步纯化。经碱提酸沉工艺处理后,其中多肽K提取率最高的是桂农科9号苦瓜籽,其次是绿水果苦瓜籽,泰国山苦瓜籽的多肽K提取率最低。
本研究以5个品种的苦瓜籽为研究对象,通过蛋白裂解法对苦瓜籽总蛋白中的多肽K含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苦瓜籽多肽K含量有显著差异,筛选出2个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分别是桂农科9号苦瓜籽和绿水果苦瓜籽,其中桂农科9号苦瓜籽的多肽K含量最高,为2.06 mg/g。以桂农科9号苦瓜籽为原料,通过料液比、碱液pH值、酸沉pH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5个因素对碱提酸沉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L)、碱液pH 9.5、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50℃,酸沉pH3.0。此工艺条件下,桂农科9号苦瓜籽中多肽K提取率为0.18 mg/g。研究结果可为苦瓜籽精深加工和降糖多肽K为主要功能成分的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1]Schaefer H,Renner S S.A three-genome phylogeny of Momordica(Cucurbitaceae)suggests seven returns from dioecy to monoecy and recentlong-distance dispersal to Asia[J].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2010,54:553-560.
[2]董英,钱希文,白娟,等.苦瓜改善胰岛素抵抗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3,34(21):369-374.
[3]Kumar S R,Ashish J,Satish N,et al.Momordica charantia Linn.a mini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2011,11(2):579-587.
[4]陈敬鑫,张子沛,罗金凤,等.苦瓜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2,33(1):271-275.
[5]龚斌,申明月,何陵玲,等.苦瓜多糖的提取、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5,36(21):279-283.
[6]RajaseKhar M D,Badri K R,Kumar K V,et al.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antihyperglycemic protein from the fruits of Momordica cymbalaria[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0,128(1):58-62.
[7]Lucas E A,Dunancas G G,SmiIth B J,et al.Chapter 35:health benefits of bitter melon (Momordica charantia)[J].Bioactive Foods in Promoting Health,2010,35:525-549.
[8]Akihisa T,Higo N,Tokuda H,et al.Cucurbitane-type triterpenoids from the fruits of Momordica charantia and their cancer chemopreventive effects[J].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2007,70(8):1233-1239.
[9]Tan M J,Ye J M,Turner N,et al.Antidiabetic activities of triterpenoids isolated from bitter melon associated with activation of the AMPK pathway[J].Chemistry Biology,2008,15:263-273.
[10]Chen J C,Liu W Q,Lu L,et al.Kuguacins F-S,cucurbitane triterpenoids from Momordica charantia[J].Phytochemistry,2009,70:133-140.
[11]Smyth S,Heron A.Diabetes and obesity:the twin epidemics[J].Nature Medicine,2006,12:75-80.
[12]Khanna P,Jain S C,Panagariya A,et a1.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polypeptide from a plant source[J].J N at Prod,1981,44(6):648-655
[13]Moller D E.New drug targets for type 2 diabetes and the metabolicsyndrome[J].Nature,2001,414:821-827.
[14]孙德利.苦瓜种子发育过程中质量变化的基因型差异及降糖多肽K提取、纯化条件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15]董姣.苦瓜活性肽的分离鉴定及抗非小细胞肺癌活性及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9.
[16]吴茂玉,李丹丹,马晓燕,等.苦瓜降血糖活性成分提取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36(1):135-139.
[17]陈则华,杨宜婷,宁嘉玲,等.苦瓜降血糖功能成分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9):250-252.
[18]Zuraini A,Khairul F,Zamhuri,et a1.In vitro anti-diabetic activities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polypeptide-K and oil isolated from seeds ofMomordicacharantia(bitter gourd)[J].Molecules,2012,17(8):9631-9640.
Studies on Extraction of Polypeptide-K from Bitter Gourd Seeds
冯诚诚,苏健,琚茜茜,等.苦瓜籽多肽K提取工艺优化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4):90-94.
FENG Chengcheng,SU Jian,JU Xixi,et al.Studies on Extraction of Polypeptide-K from Bitter Gourd Seeds[J].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21,42(4):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