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牛奶咖啡复合饮料的研制

杨吕清,胡慧慧,田康永,张海德*

(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摘 要:为研制出一款风味独特且具有海南特色的饮料,以苦丁茶、咖啡、牛奶为主要原料,辅以白砂糖,碳酸氢钠,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感官得分为指标确定原料最佳配比。结果表明:苦丁茶牛奶咖啡饮料的最佳配比为咖啡提取液添加量55%,苦丁茶提取液添加量6%,牛奶添加量15%,白砂糖添加量4%,碳酸氢钠添加量0.03%。所得制品呈咖奶色,兼具咖啡、茶和奶的风味,口感好,风味佳,对复合饮料相关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可溶性固形物为7.50%,蛋白质0.65%,咖啡因含量为859.04 mg/kg,卫生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关键词:苦丁茶;牛奶;咖啡;复合饮料;正交试验

咖啡豆为茜草科(Rubiaceae)咖啡属(Coffea)植物的种子[1],咖啡豆经烘焙后可制成咖啡,咖啡作为世界上一种重要饮品[2],在全球范围内,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交易商品[3]。咖啡中所含的化学物质非常丰富,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绿原酸、酯类化合物等复杂成分[4],与可可、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具有提神、助消化、生津止渴、利尿、健胃、醒脑、止血、散热、强身等功效[5-6],具有令人愉悦的味道和香气[7],因而受消费者欢迎。

中国的咖啡种植主要集中在云南、海南[8]。作为中国咖啡文化的最早起源地,海南省的咖啡产业正处在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9],因此,丰富咖啡饮料的市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苦丁茶是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种常绿乔木,俗称菠萝树、大叶茶和茶丁等[10]。苦丁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茶制品[11],含有黄酮、苦丁皂苷、多酚、多糖等成分[12-14],具有清热消暑、降压减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脉等多种功效[15],对治疗咽喉炎、口腔炎、高血压、肥胖症、急性肠胃炎等疗效显著[16]。海南是苦丁茶的重要产地,目前全岛已查清的野生苦丁茶树大约500株左右,是目前国内发现野生苦丁茶树数量最多的地区[17]

牛奶是人们公认的营养丰富的饮品之一,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具有镇静安神、抑制肿瘤、促进幼儿大脑发育、美容养颜、全面补充营养等作用[18]

咖啡和苦丁茶均为海南省特色资源,将咖啡与苦丁茶相结合,将为海南咖啡和苦丁茶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本试验以咖啡,苦丁茶,牛奶为主要原料制成复合型调配饮料,以期制出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饮品,丰富饮料市场的品种,满足大众需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苦丁茶:海口柏昌泰贸易有限公司;罗布斯塔咖啡豆:海南省万宁市兴隆热带植物园;纯牛奶:蒙牛有限公司;白砂糖:市售;碳酸氢钠:食品级,昌宏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硫酸、硫酸铜、甲基红、硫酸钾、硼酸、溴甲酚绿、氢氧化钠、95%乙醇、甲醇、三氯乙酸: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咖啡因标准品(纯度98.73%):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仪器

恒温水浴锅(HH-8):常州澳华仪器有限公司;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LDZX-30FBS):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电动磨豆机(600N):郑州市乐淘卓品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电子天平(FA2104型):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260):安捷伦有限公司;高压均质机(APV-1000):深圳市荣利丰科技有限公司;快速凯氏定氮仪(K9840):济南海能仪器有限公司;高速离心机(TG16-WS):长沙平凡仪器仪表有限公司;阿贝折射仪(BM-2WAJ):南通润州化工有限公司。

1.3 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1.3.1 工艺流程

1.3.2 操作要点

1.3.2.1 苦丁茶提取液的制备

将苦丁茶叶粉碎,苦丁茶粉与水的料液比为1∶33(g/mL),置于恒温水浴锅中于62℃下提取 129 min,4层纱布过滤,离心[19]

1.3.2.2 咖啡提取液的制备

挑选颗粒饱满,大小均匀的咖啡豆,剔除黑豆、缺豆,于240℃烘焙16 min,冷却后用粉碎机粉碎,过40 目筛,用 90 ℃水冲泡,料液比 1 ∶14(g/mL)[20],用咖啡滤纸过滤。

1.3.2.3 调配

将苦丁茶提取液、咖啡提取液、牛奶加入到容器里,然后加入白砂糖,搅拌均匀,将0.03%的碳酸氢钠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搅拌,再将其与混合液混匀。

1.3.2.4 均质

均质条件为25 MPa,50℃,重复处理两次。

1.3.2.5 罐装杀菌

将饮料灌装后,121℃下灭菌20 min,冷却至室温(25℃)得成品。

1.4 苦丁茶牛奶咖啡饮料配方的确定

1.4.1 单因素试验设计

1.4.1.1 咖啡提取液添加量的选择

以苦丁茶为6%,牛奶添加量为10%,白砂糖添加量为5%,选择咖啡提取液添加量为35%、45%、55%、65%、75%来调配饮料,根据复合饮料的感官得分来确定咖啡提取液最佳添加量。

1.4.1.2 苦丁茶提取液添加量的选择

以咖啡提取液添加量为55%,牛奶添加量为10%,白砂糖添加量为5%,选择苦丁茶提取液添加量为2%、4%、6%、8%、10%来调配饮料,根据复合饮料的感官得分来确定苦丁茶提取液最佳添加量。

1.4.1.3 牛奶添加量的选择

以咖啡提取液添加量为55%,苦丁茶提取液添加量为6%,白砂糖添加量为5%,选择牛奶添加量为5%、10%、15%、20%、25%来调配饮料,根据复合饮料的感官得分来确定牛奶最佳添加量。

1.4.1.4 白砂糖添加量的选择

以咖啡提取液添加量为55%,苦丁茶提取液添加量为6%,牛奶添加量为10%,选择白砂糖添加量为2%、3%、4%、5%、6%来调配饮料,根据复合饮料的感官得分来确定白砂糖最佳添加量。

1.4.2 正交试验设计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以感官得分作为评价指标,其正交优化试验设计因素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Table 1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水平 因素A咖啡提取液/% B苦丁茶提取液/% C牛奶/% D白砂糖/%1 45 4 5 4 2 55 6 10 5 3 65 8 15 6

1.4.3 饮料的稳定性设计

试验发现,对复合饮料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饮料会出现絮凝现象,考虑到原因是杀菌后因为pH值下降,接近或达到饮料中蛋白的等电点,从而导致了凝絮现象,因此需要向饮料中添加酸度调节剂,本试验采用NaHCO3为酸度调节剂,加入量分别为0.01%、0.03%、0.05%、0.07%,考察NaHCO3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1.5 产品技术指标

1.5.1 感官评价方法

根据饮料的感官进行评分,包括饮料的香气(满分20分),色泽(满分30分),滋味(满分30分),组织状态(满分20分),由10名具有食品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打分,取平均值作为产品最终得分[21],感官品质综合评价表见表2。

表2 复合饮料感官评分标准
Table 2 Sensory estimation standard of compound beverage

指标 标准 评分香气(20) 茶香、咖啡、牛奶3种香气均衡 16~20具有茶、咖啡、牛奶的香气,香气不够均衡11~15其中一种的香气被其他两种掩盖 9~10一种原料的香气掩盖了其他两种 9分以下色泽(30) 纯正的奶咖色 26~30咖色略重或奶色略重 21~25咖色过重或奶色过重 16~20完全的咖啡色或奶色 16分以下滋味(30) 咖啡味、茶味、奶味协调,苦甜协调 26~30咖啡味、茶味或奶味其中一种略淡,苦甜较协调21~25

续表2 复合饮料感官评分标准
Continue table 2 Sensory estimation standard of compound beverage

指标 标准 评分滋味(30) 咖啡味、茶味或奶味其中一种被掩盖,苦甜不协调16~20其中一种味道完全盖过了其它两种,太甜或太苦16分以下组织状态(20) 均匀一致,无析出现象,不分层 16~20有轻微分层或析出现象 11~15有分层和沉淀现象 9~10浑浊严重 9分以下

1.5.2 理化指标

蛋白质测定:采用自动凯氏定氮仪进行测定;可溶性固形物:采用折射仪法进行测定;咖啡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1.5.3 微生物指标

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分别按照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和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进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1.1 咖啡提取液添加量对感官得分的影响

咖啡提取液添加量对复合饮料感官得分的影响见图1。

图1 咖啡提取液添加量对复合饮料感官得分的影响
Fig.1 Effects of the coffee extract addition on sensory score of compound beverage

由图1可以看出,当咖啡提取液添加量为55%时,感官得分最高,当咖啡提取液添加量小于55%时,咖啡香气和风味明显不足,当咖啡提取液添加量过多时,导致茶香和奶香味被遮盖,因此选用55%为咖啡提取液最佳用量。

2.1.2 苦丁茶提取液添加量对感官得分的影响

苦丁茶提取液添加量对复合饮料感官得分的影响见图2。

图2 苦丁茶提取液添加量对复合饮料感官得分的影响
Fig.2 Effects of the Kuding tea extract addition on sensory score of compound beverage

由图2可知,当苦丁茶提取液添加量6%时,感官得分最高,当苦丁茶提取液添加量低于6%时,茶香和茶味不足,当苦丁茶添加量过多时,导致饮料苦味太重,因此,苦丁茶提取液最佳添加量为6%。

2.1.3 牛奶添加量对感官得分的影响

牛奶添加量对复合饮料感官得分的影响见图3。

图3 牛奶添加量对复合饮料感官得分的影响
Fig.3 Effects of the milk addition on sensory score of compound beverage

由图3可以看到,当牛奶添加量为10%时,感官得分最高,当牛奶添加量低于10%时,奶香和奶味不足,饮料色泽较差,当牛奶添加过多时,茶味被遮盖,饮料变得甜腻,因此牛奶最佳添加量为10%。

2.1.4 白砂糖添加量对感官得分的影响

白砂糖添加量对复合饮料感官得分的影响见图4。

图4 白砂糖添加量对复合饮料感官得分的影响
Fig.4 Effects of the white sugar addition on sensory score of compound beverage

由图4可知,当白砂糖添加量为5%时,饮料感官得分最高,当白砂糖添加量小于5%时,饮料苦味太重,当白砂糖添加量过多时,饮料太甜,因此,选取白砂糖添加量为5%为最佳添加量。

2.2 正交试验结果

正交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正交试验结果
Table 3 Orthogonal array experimental results

试验号因素A咖啡提取液B苦丁茶提取液 C牛奶 D白砂糖 感官评分1 1 1 1 1 76 2 1 2 2 2 79 3 1 3 3 3 75 4 2 1 2 3 83 5 2 2 3 1 88 6 2 3 1 2 72 7 3 1 3 2 78 8 3 2 1 3 73 9 3 3 2 1 77 K1 230 237 221 241 K2 243 240 239 229 K3 228 224 241 231 k1 76.7 79 73.7 80.3 k2 81 80 79.7 76.3 k3 76 74.7 80.3 77 R 5 5.3 6.6 4主次顺序 C>B>A>D优组合 A2B2C3D1

由表3可知,咖啡提取液、苦丁茶提取液、牛奶、白砂糖对复合饮料的感官品质的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牛奶>苦丁茶提取液>咖啡提取液>白砂糖,极差分析法得到的最优组合为A2B2C3D1,由表3直观分析可知,第5组试验感官得分最高为88分,水平组合为A2B2C3D1,与极差分析的结果一致,按照最优工艺再做一次试验进行验证,通过感官评分,其感官得分为89分,与正交试验结果一致。因此,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到最佳配方组合为A2B2C3D1,即苦丁茶牛奶咖啡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咖啡提取液添加量55%,苦丁茶提取液添加量6%,牛奶添加量15%,白砂糖添加量4%。

2.3 NaHCO3添加量对饮料灭菌后品质的影响

NaHCO3添加量对饮料灭菌后品质的影响见表4。

由表4可知,当NaHCO3添加量为0.03%时,灭菌后饮料品质较好,外观,口感均无明显改变,因此选择向饮料中加入0.03% NaHCO3作为酸度调节剂。

表4 NaHCO3添加量对饮料灭菌后品质的影响
Table 4 Effect of the NaHCO3addition on the quality of beverage after sterilization

NaHCO3添加量/% 杀菌后饮料品质0.01 出现絮状物0.03 外观正常,口感较好0.05 外观正常,略有涩味0.07 外观正常,有涩味

2.4 产品理化指标结果

复合饮料理化指标检测结果见表5。

表5 复合饮料理化指标检测结果
Table 5 Physicochemical ananlysis of compound beverage

项目含量可溶性固形物/%7.50蛋白质/%咖啡因/(mg/kg)0.65 859.04

由表5可知复合饮料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咖啡因含量分别为7.50%、0.65%、859.04 mg/kg。复合饮料中蛋白质主要来自于牛奶和咖啡豆,其中0.48%的蛋白质来自于牛奶。复合饮料中咖啡因主要来自于咖啡豆,罗布斯塔咖啡豆中咖啡因含量为1.7%~4.0%[22],因此饮料中咖啡因的检测结果达到859.04 mg/kg是合理的。

2.5 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

复合饮料的微生物测定结果表明,饮料中菌落总数为12 cfu/mL,大肠菌群未检出。符合GB 71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

3 结论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饮料最佳参数为:咖啡提取液添加量55%,苦丁茶提取液添加量6%,牛奶添加量15%,白砂糖添加量4%,碳酸氢钠添加量0.03%,在最佳参数下进行验证试验,所得产品感官得分为89,与正交试验结果一致,说明结果合理可靠。所得成品饮料可溶性固形物为7.50%,蛋白质0.65%,咖啡因含量为859.04 mg/kg,卫生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所得制品呈咖奶色,组织形态好,口感细腻,风味独特,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娜,张富县,李妙清,等.不同焙炒程度对罗布斯塔咖啡豆香气成分的影响[J].饮料工业,2019,22(1):49-55

[2] 萧自位,张洪波,田素梅,等.云南咖啡生豆品质研究[J].食品工业,2019,40(2):29-33

[3]KULAPICHITR FAREEYA,BOROMPICHAICHARTKU CHALEEDA,SUPPAVORASATIT INTHAWOOT,et al.Impact of drying process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key aroma components of Arabica coffee[J].Food Chemistry,2019,291:49-58

[4] 李学俊,崔文锐,杜华波,等.小粒种咖啡的主要成分及功能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6,36(6):71-75

[5] 饶建平.即饮咖啡的国内外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J].食品工业科技,2017,38(23):346-351

[6]CUONG T V,张宗玲,郭康权,等.咖啡豆的烘焙条件对其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1):33-38

[7]ANGELONI G,GUERRINI L,MASELLA P,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comparison of cold brew and cold drip coffee extraction methods[J].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19,99(1):391-399

[8] 李梦丽,张付杰,杨薇,等.云南小粒咖啡烘焙工艺优化及总糖含量的测定[J].食品工业科技,2019,40(6):186-192

[9]李前.中国咖啡推动者——2018年海南国际咖啡展盛大举行[J].进出口经理人,2018(12):79-80

[10]霍丽妮,陈睿,钟振国,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苦丁茶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机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0):195-198,204

[11]谢玉锋,葛英亮,姚停停,等.苦丁茶酒的研制[J].酿酒科技,2015(3):93-98

[12]张枝,张帆,吴长景,等.苦丁茶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7,34(5):104-108

[13]于淑池,陈文,杭瑜瑜,等.海南苦丁茶多糖的降血糖功效评价[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38(4):161-164

[14]韦晓洁,银慧慧,孟菲,等.苦丁茶有效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4):62-65

[15]延永,李玉萌,张亦琳,等.多功能苦丁茶面膜的开发及其性能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9,65(1):41-45

[16]王华斌,杨旻.一种苦丁茶含片的制备方法[J].贵州科学,2014,32(4):90-93

[17]黄纯,陈洁,黄惠华,等.海南新老苦丁茶浸提液中功能性成分的测定与比较研究[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7,35(6):62-64

[18]刘世军,张雪原,唐志书,等.大枣牛奶布丁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8(12):35-37

[19]吕侠影,姜绍通,余振宇,等.苦丁-荔枝复合饮料的研制[J].食品工业科技,2015,36(13):25-33

[20]丁胜,周婀,王艳萍.印尼罗布斯塔咖啡豆应用于咖啡饮料开发的研究[J].饮料工业,2010,13(4):18-22

[21]刘楠楠,孟祥敏,都凤华.玉木耳红豆复合乳饮料的研制[J].食品工业,2018,39(10):150-153

[22]HECIMOVIC I,BELSCAK-CVITANOVIC A,HORZIC D,et al.Comparative study of polyphenols and caffeine in different coffee varieties affected by the degree of roasting[J].Food Chemistry,2011,129(3):991-1000

Development of Compound Beverage of Kuding Tea,Milk and Coffee

YANG Lü-qing,HU Hui-hui,TIAN Kang-yong,ZHANG Hai-de*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of 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Hainan,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develop a beverage with unique flavor and Hainan characteristics,Kuding tea,coffee and milk were the main raw materials,white sugar and NaHCO3were used as excipients,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sensory score as an indicator to determine the best ratio of raw materia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ratio of compound beverage was coffee extract addition 55%,Kuding tea extract addition 6%,milk addition 15%,white sugar addition 4%,NaHCO3addition 0.03%.The obtained product had the color of coffee,tea and milk,good taste and good flavor.The relate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ompound beverage were determined,soluble solids,protein,caffeine content respectively 7.50%,0.65%,859.04 mg/kg,the health indicators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s.

Key wordsKuding tea;milk;coffee;compound beverage;orthogonal experiment

DOI:10.12161/j.issn.1005-6521.2020.20.025

基金项目:海南省产学研一体化专项资金项目(cxy20140020)

作者简介:杨吕清(1995—),女(汉),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营养与功能食品。

*通信作者:张海德(1970—),男(汉),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热带农产品功能成分研究。

引文格式:

杨吕清,胡慧慧,田康永,等.苦丁茶牛奶咖啡复合饮料的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20):151-155

YANG Lüqing,HU Huihui,TIAN Kangyong,et al.Development of Compound Beverage of Kuding Tea,Milk and Coffee[J].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20,41(20):151-155

收稿日期:2019-11-07